在持续的武装冲突中,这种承认违反了不干涉原则,尤其因为两个分离地区都完全依赖俄罗斯,因此不具有主权。引用赫希·劳特派特的话:
“如果在战争期间承认,而斗争的结果完全不确定,则这种承认是非法的。这种承认是对母国主权的否定……过早承认是一种错误,不仅因为在否定母国积极主张其权威的主权时,它相当于非法干预。它是一种错误,因为它构成了对承认权的滥用。它承认一个在法律上并不独立、因此不具备国家基本条件的共同体为独立国家”。
俄罗斯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它一直在阻止科索沃的承认和加入联合国,以保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和领土完整——尽管那里的战争在 1999 年就结束了,科索沃直到 2008 年才宣布独立,这与乌克兰东部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是,为了证明其在格鲁吉亚的行动是正当的,俄罗斯支持“补救性分裂”理论,但认为其先决条件在科索沃尚未得到满足。
因此,。尽管 2008 年格鲁吉亚战争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格鲁吉亚根据 1992 年和 1994 年的两项协议以及 1996 年的一份备忘录有义务不对南奥塞梯使用武力,但《格鲁吉亚冲突独立国际实况调查团报告》(第二卷)拒绝承认分离地区有权寻求外部帮助,这一规定也适用于乌克兰。调查团指出:
“如果允许南奥塞梯实施集体自卫,那么南奥塞梯事实上的政府就不允许进行干预……集体自卫权不但不能缓和局势,反而会使冲突升级,因此违背了联合国的目标”。 (第 282 页)
从政策角度来看,还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广泛承认做法违 危地马拉资源 背了中国的利益,因为它们可能被解读为进一步激发其在西藏、香港或台湾的分裂野心。人们可能会猜测这一举措对中国决定弃权使用否决权的安理会决议草案的影响,尽管中国最近与习近平的关系加深了,但该决议草案原本会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再次滥用国民保护原则和保护责任
此外,俄罗斯还滥用了对保护国民原则和保护责任的解释。这与俄罗斯在2008 年俄格战争和吞并克里米亚时对这些概念的依赖类似(直到它转而依赖当时被罢免的乌克兰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的邀请,另见此处)。
保护国民原则认为,国家可以采取最低限度的“特别行动”来拯救本国公民免受国外迫在眉睫的威胁,这是最后的手段。典型的例子是以色列国防军在乌干达机场营救被巴勒斯坦和德国恐怖分子劫持的 103 名以色列人(“恩德培行动”)。
然而,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救援行动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人们也可以想到德黑兰人质危机),但其合法性并未得到普遍接受(参见汤姆·鲁伊斯关于这一主题的广泛调查)。较弱的国家尤其担心滥用权力,因为与强国有联系的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将不得不生活在永久的威胁之下:正如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在关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战争后果的第 1633 号决议(2008 年)中所说的那样,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保护海外公民’的想法是不可接受的,并担心俄罗斯当局的这一政策将对有大量俄罗斯公民居住的其他成员国产生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