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一直是美国政府面临的长期挑战。从 1970 年《银行保密法》(BSA)的通过到 2020 年《反洗钱法》,本文深入探讨了不断变化的形势,涵盖了金融机构必须在多大程度上报告客户数据以维护国家安全。
寻求平衡:银行保密法(BSA)的诞生:
1970 年,国会出台了《银行保密法》(BSA),为金融机构实施“了解你的客户”要求奠定了基础。该法案要求收集特定客户信息并报告可疑活动,以打击洗钱和金融犯罪。此外,美国最高法院于 1976 年裁定,银行客户没有宪法赋予的隐私权来保护其账户信息。
《金融隐私权法案》(1978年):
为了应对隐私侵犯问题,国会于 1978 年通过了《金融隐私权法案》,规定 韩国 whatsapp 数据 联邦政府获取账户信息必须经过正当程序。该法案旨在平衡政府的信息需求和个人的金融隐私权。
2001 年美国爱国者法案:国家安全的范式转变:
2001 年 9 月 11 日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标志着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平衡行为的重要转折点。9/11 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颁布了《爱国者法案》,该法案修订了将洗钱定为犯罪的 1986 年《洗钱控制法案》和 1970 年《银行保密法》。该法案为当前的反洗钱计划和客户身份验证要求铺平了道路。
2020 年《反洗钱法》:加强监督和报告:
2020 年《反洗钱法案》继续推进这一变革,该法案引入了多项措施来加强监督和报告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包括新的举报程序,并加大了对违反反洗钱和 BSA 行为的处罚力度。然而,该法案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求金融机构报告其客户的受益所有权信息。
报告实际所有权:关键挑战:
根据《2020 年反洗钱法》,除非客户符合豁免条件,否则金融机构必须识别并向金融犯罪执法网络 (FinCEN) 报告实际所有权数据。此要求旨在打击利用离岸实体隐瞒所有权的行为。虽然这项规定旨在加强国家安全,但它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收集和报告小企业借款人所有权数据的负担,即使是与离岸活动无关的数据。
结论:
从《银行保密法》的早期实施到 2020 年《反洗钱法》的最新规定,金融机构在隐私和国家安全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一直在不断演变。业内专业人士必须及时了解法规和指导方针,以确保合规。例如,就在上周,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 (FFIEC) 宣布发布了《银行保密法》/《反洗钱检查手册》几个部分的更新。虽然没有制定新的要求,但更新的部分旨在进一步提高 BSA/AML 审查过程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