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快进到 2021 年 4 月:与此同时,德国于 2019 年 12 月通过了《气候保护法》,一群年轻人对该法提起诉讼,认为该法不足以保护他们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气候保护法》,德国承诺实现排放目标(到 2030 年,与 1990 年的水平相比,减排 55%,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并制定了在 2030 年前实现这些目标的某些措施。然而,在 2030 年之后,实现 2050 年设定的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仍悬而未决,将在稍后阶段通过行政命令决定。虽然在 2030 年之前采取的步骤属于德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由裁量权,但 2030 年后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确定这一事实侵犯了基本权利。因此,海湾合作委员会裁定《气候保护法》违宪。
在得出这一结论时,法院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出了重要认定,。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认知。它规定了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平衡社会、经济和生态领域;另一方面,它要求当代人和后代人享有公平。
众所周知,《布伦特兰报告》提出了这样的公式:“可持续发展力求满足当前的需求和愿望,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需求和愿望的能力”(《布伦特兰报告》,第 49 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责任原则,要求考虑到一个人的行为对现在的其他人以及我们所有人的明天造成的后果。鉴于无限的资源和地球应对有害活动的能力是无限的,这基本上是一个公平原则。
虽然没有明说,但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决定有效地运用了这一推理,强调了德国的全球义务(代内公平),并将今天的行为与影响和后果联系起来,包括未来享受基本自由的可能性(代际公平)。
全球层面: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旨在实现当代各代人之间的公正和公平,不仅在一国之内,而且在跨国界。除了物质 巴基斯坦 WhatsApp 号码 需求之外,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反映出,代际公平还延伸到其他方面,包括在和平、健康的环境和稳定的气候条件下生活的需求和愿望。
向 GCC 提起诉讼的原告中有来自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年轻人。法院必须考虑他们的基本权利是否受到德国侵犯。GCC 并没有立即认定他们的案件不可受理,而是辩称不能排除他们的权利可能确实受到侵犯的可能性。即使在德国联邦情报局案的最新裁决中,德国对侵犯人权的义务也只在第一方面得到确认,即保护不受国家干涉;保护义务的域外层面仍然不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气候裁决以及关于域外保护义务的裁决中,法院承认气候变化对国家和全球的破坏性影响。法院强调,一半以上的排放来自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业国家(第 29 段)。德国的人均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占全球人口 1.1%,占全球排放量的 2%(第 30 段)。
虽然法院没有直接确认德国的域外保护义务,但它进一步评估了这种义务的内容,包括强调保护海外个人的义务可能有所不同,事实上,保护居住在德国的个人的义务可能低于保护居住在德国的个人的义务(第 181 段)。法院认为,德国通过参与全球努力、加入《巴黎协定》履行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义务,但也指出《巴黎协定》第 9 条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法院最终概述了德国对居住在海外的个人的全球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