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国联邦总理安格拉

Posted: Mon Mar 17, 2025 9:26 am
by Bappy32
017 年 7 月 7 日,第十二届 G20 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各国领导人在这个夏天的行程中发现了一项不同寻常的项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出。举办这场音乐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展示汉堡全新的音乐厅——易北爱乐音乐厅,该音乐厅坐落于城市水道之上,仿佛一座巨大的玻璃和钢铁波浪,耸立在红砖仓库之上。选择这场音乐会的部分原因在于,德国拥有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交响乐曲目贡献良多,以贝多芬的形象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为代表。但除此之外,安排演奏第九交响曲是德·默克尔的个人选择,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她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政治性的。

过去二十多年来,许多评论家指出,第九交响曲所演奏的政治与政治无关,他们的评论集中在最后一乐章上,该乐章基于席勒的《欢乐颂》的一个版本。欢乐颂的演变过程,先是在席勒手中,然后在贝多芬的改编中,可以说是一个日益去政治化的故事:席勒的第一个版本写于 1785 年,是一首“欢乐颂”——也就是一首饮酒歌——充满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即自由-平等-博爱。我们读到诸如“乞丐成为王子的兄弟 博彩数据 ”和呼吁“摆脱暴君的枷锁”等具有政治爆炸性的台词。但晚年,席勒深受恐怖统治的折磨,对法国大革命的后果感到幻灭,于是他于 1803 年修改了这首诗,将其收录到选集中,并删除了那些政治意味较淡的诗句。后来的版本用呼吁世界大同的口号取代了兄弟与王子之间的兄弟情谊:“所有人都成为兄弟。”贝多芬的交响曲于 1824 年首次演出,他从席勒诗歌的前几节中精心挑选出自己的歌词,并将这句诗句作为交响曲的核心信息。


图片来源:“弗里德里希·席勒,卢多维斯·西曼诺维茨绘制的肖像(1793/94)”通过维基共享资源属于公共领域。找到朋友或配偶的人都应该“含泪偷偷离开”这个幸福的社区。(十九世纪诗人让·保罗甚至被感动,对席勒的诗句进行了修正,该诗句邀请被排斥的人“加入”狂欢者。)考虑到贝多芬交响曲的复杂性,也许这是一个恰当的对比,即附近斯特恩斯尚泽地区的反全球主义抗议者在街头骚乱,而国家元首们正在聆听这首传